由于新冠肺炎早期临床表现为主要为发热、干咳、乏力,因此,体温检测成为判别和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。传统体温计等测温方式需要大面积、近距离接触,因而非常低效和危险。针对此情况,无感测温技术被大量用于交通枢纽、商超小区的人员体温检测、疑似患者排查工作当中,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支持。

产品推荐
HC2101测温安检门,可通过非接触式测温,实现通过人员和温度的准确匹配,建立首道防线;能够对过检人员进行金属检测,集测温、金属检测于一体;
产品优势
无感测温:非接触式,无感测温,对通过安检门的人员进行实时体温监测,响应时间<0.5s;
温度精度:±0.1℃,测量距离:0.5米以内,测量高度:1.5米以上(多阵列配置可适用任意身高,如果对身高有其他要求,可定制);
温度监测:可通过安全温度阈值设置,超过该阈值,可联动 安检门本地声光报警,建立首道防线;体温值低于36.0℃或高于37.3℃进行声光报警筛查(报警阈值可设置);无需校准;
人脸抓拍:可对通过安检门的人员进行人脸抓拍,抓拍成功率 99%以上,实现安检过程可查,(选配);
金属检测:可检测金属,有效进行违规物品核验;
联网功能:可实现联网互通,搭配平台进行人脸数据、客流数 据、报警数据、通过人员和温度精准匹配等数据进行汇聚应用,(选配);
多区位报警功能:人体不同位置的多个金属通过安检门时会同时 报警,并可以指示多个金属的位置,最多支持 18 区位;
模块化组件设计:运输、维护方便快捷;
温馨提示:根据防控工作要求,目前实施乘客测温的车站,将对测温超过37.3℃的乘客进行登记和上报乘客个人信息,实施分类管控。如14天内有过湖北旅行史或与湖北来沪人员接触的,车站将转移乘客至隔离区进行体温复核,同时拨打120转送医疗机构进行排查;对14天内无湖北旅行史或与湖北来沪人员接触的,将会要求乘客离站,提醒及时就医。另外,对于不配合地铁站体温筛查和信息登记,以及危害公共秩序或公共安全的乘客,车站将报告公安机关处置。